《红楼梦》名句摘抄赏析?
1、“一朝春尽红颜老,花落人亡两不知‘
赏析:这一句仿佛点出了整部红楼梦的主题。在大观园中的各色青春美好的女儿们,就像春天里美丽的花儿,尽情绽放着自己的人生。然而“春天”很快就过去,贾府很快衰亡。大观园中的女儿们死的死,流散的流散,念佛的念佛,甚至被卖为娼妓。就好像春天过去后花儿的凋零。
2、”假亦真时真作假,无还有处有为无“
赏析:这句话出自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中的一幅对联。
这里头这个真和假的概念有很多层次,不是一个单纯的一个真和假,世上的人把假的东西都当作真的了,把真的东西反而把它作为假的了。贾宝玉真正一个有思想有头脑,有才能的人,有思想的人,但是人家都说他是一个没有出息的;那个甄宝玉认为是有出息的,开始也跟贾宝玉也是一样一个脾气,但是到后来呢,甄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,按照官方的道路去走,所以变成了真宝玉,所以真正没有才华的人,变成好样的,真正有本领的人变成是假的,不行的,就是真假混淆,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。
3、“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”
赏析:“说到辛酸处,荒唐愈可悲.由来同一梦,休笑世人痴!”则已点明非是作者痴,实乃世人痴也。痴在哪里?错把过眼烟云、如梦人生做归处。何谓“由来同一梦”?乃红楼一梦与尔梦(谁不做黄粱梦?)同一梦也!
红楼梦摘抄赏析?
摘抄: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,枉入红尘若许年。
此系身前身后事,倩谁记去作奇传。
赏析:
诗中借顽石说自己不能匡世济时,被弃置世间,半生潦倒,一事无成,只好转而蓍书,把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感受;与成小说《红楼梦》。
所谓“无才”,貌似自惭,实则自负,是作者的愤激之言,是一种“缚将奇士作诗人”的感慨;以顽石为喻,表现自己不肯随同流俗的傲骨。
红楼梦第九回摘抄及其赏析?
红楼梦精彩句子摘抄及感悟-01
第八回写到贾宝玉和秦钟约好了一起上学。
1、袭人嘱咐宝玉
在贾宝玉上学的这一天,袭人一再的嘱咐他,你念书的时候想着书, 不念书的时候想着家, 不要和他们玩闹,功课少点不要紧,身体要保重。学堂里冷,你要想着添换大毛衣服,你要提醒那些懒贼给你添脚炉手炉里面的炭。枉自温柔和顺,空云似桂如兰。堪羡优伶有福,谁知公子无缘。这是袭人的判词,袭人温柔和顺、顾全大局,说袭人似桂如兰,说明她虽然长的不很漂亮,但是心灵美、是个好姑娘,谁娶她谁有福,可惜宝玉无缘。袭人是爱宝玉的,像母亲又像姐姐那样无微不至。“功课少点不要紧,身体要保重”,这多么像母亲?功课再重要,也不能把我宝累坏了。学堂里冷,记得添换厚衣服和利用好手炉。还有一句,别在那玩疯了,把家扔在脖子后头了,袭人服侍宝玉是心情舒畅、心甘情愿地尽心尽力尽职尽责,人都说宝玉依恋袭人,袭人又何尝不依恋宝玉?一听母亲和哥哥要赎她回家马上就哭了。
红楼梦精彩句子摘抄及感悟-02
通灵宝玉本是补天之余的顽石,因向往人世繁华,经仙僧大展幻术,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,又镌上了一些字,由下凡的神瑛侍者夹带着它投了胎,成了贾宝玉落草时衔着来、以后一直挂在脖子上的美玉。关于通灵玉,前文曾多次写到,但都未详述,现在因宝钗要“细细的赏鉴”,才对它作了详尽的正面介绍。
通灵玉即石头,是曹雪芹虚拟的小说的作者,小说也就被虚构成是石头幻入红尘所经历的故事。石头是一直伴着贾宝玉的,所以实质上也等于是贾宝玉所经历的故事。“莫失莫忘”是告诫语,也就是说若能如此就会吉祥平安。那么,故事中贾宝玉是否不慎“失”掉过玉呢?据脂批提示,后半部原稿有“误窃”、“凤姐扫雪拾玉”、“甄宝玉送玉”等情节,看来还真的失掉过,只是详情已不可知了。反正很可能还是现实的合乎情理的写法,与续书所写莫名其妙地神秘失踪,致使宝玉迷失本性成了疯癫不一样。
本文由拽句子整理发布,不代表拽句子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ijuzi.cn/juzi/49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