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句子大全 / 句子列表3 /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

《道德经》中的“无私为大私”怎么理解?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1

无私为大私,这句话很好理解。我们就看天和地,也称乾坤。乾坤易之门,易学的大门就是乾坤,谁想扭转天地乾坤是不易的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但天与地不动声色,天用阳光普照大地,用水滋养万物, 不图回报。地厚德载物,让一切动植物享用各种资源,不埋怨。却只有天和地尽而生生不息,永远长存。也就很好的诠释了无私为大私这句古训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2

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去看!

用孔子和学生的故事来讲一下。

春秋时期,连年战乱,很多被俘虏的士兵百姓被当成奴隶随意买卖。

当时的鲁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人,在其他国家当奴隶,鲁国为了赎回这些流失在外的鲁国人,颁布一条法律:凡有人赎回在外的为奴的鲁国人,所出赎金可到官府领取报销。

孔子的学生子贡,一次从他国赎回了鲁国人,子贡认为做好事不应该图回报,子贡也是很富有的一个人,就拒绝了官府补偿的赎金,因此还得到官府的表扬。

孔子得知此事之后勃然大怒,不但没有表扬子贡,反而遭到了孔子的强烈批评。孔子哀叹一声:“以后不会有鲁国奴隶被赎回来了”。子贡不解,孔子说道:“你赎回了奴隶,不领赎金,官府表扬你大公无私,声名远播,那谁还敢去赎回奴隶那,你无私,领赎金的人就会被认为人品自私,你是君子,别人就成了小人,不去报销赎金,不富有的人怎么还会去赎回鲁国在外的奴隶那”。

同样,孔子的学生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,那人为了表示感谢,就送了子路一头牛,子路就收下了。孔子很高兴的说:“以后就会有很多人勇于救助落水之人”。

两则故事,告诉我们,看似无私却是大私,看似大私却是无私。

以上是本作者的答案,更多详解见作者文章和视频!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3

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

无私,是目的,是理念,是信念;

因为目的纯正,心地清净,发心真切,不为利己,专为利他;

因+缘=果,“因”正,与善缘和合,结出正果——“大私”。

这个“大私”,在其他人看来是“那个行无私的人获得巨大利益”,以为“巨大利益”是“大私”,其实不然,在那个行无私的人来看,这个“大私”不过是大家有福。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4

《道德经》“无私为大私”的理解:道德经中在第二章中有: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⋯

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:大奸似忠!

也就是:看上去有些大忠的人,实际上却是真正大奸之人,如清朝的和珅。

“无私为大私”:这个含意就和“大奸似忠”的意思相近。一个人要做真正的利国利民的好事,就需要内心深处升起大的愿力和勇气,只有在拥有超越了“个人私利”,才能真正做到无私则无畏!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5

因为自私者的聪明其实是一种愚蠢。因为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不顾他人,那么他们也将得不到别人的帮助,如果一心想着怎么去坑害别人,别人自然也会反过来坑害他。最终可能就成他一个人去对抗一众人。

所以老子号召大家不如效法天地,不是都说天长地久么?因为天和地的一切运作,天覆万物,地载万物,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,它们生成万物而不自生,养育万物而不自利,没有长久之心便有长久之事,不为自己生存便有自己的长存。

假如我们都像天地一样,处处不为自己着想,反而处处显出自己,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,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。所以有时候正是由于处处毫不自私,反而能达到自私的目的。

当然,效法天地要真正效法其无心于长久,效法其无意于“成其私”,如果为了达到长久而矫情的不想去长久,为了存私而假装不自私,那就是真的自私了。

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心头,自然就能赢得大家的爱戴,事事考虑众人的福祉,众人自然就会推举你为头领,只有真心不为自己,才能真的成就大业。

这就是心有他人天地宽。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6

要正确理解"无私为大私",我们不妨还是要了解«道德经»中的正确含义。«道德经»中的第七章是这样说的:天长,地久。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,非以其五私也邪?故能成其私。

«道德经»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:天地长久,它所以能长久的存在,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,所以能够长久生存。因此,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,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;将自己置之度外,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。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?所以能成就他自己。

我们理解了它的含义,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。"无私为大私"是一种崇高的人生理想境界。犹如范仲淹提出的"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"同一道理,范仲淹以国家之忧而忧,所以努力工作,处处以国家的利益为重。正是因为他的正直无私,成就了他的千古美名。

又犹如抗金英雄文天祥,他的那句"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汉清"鼓励了多少仁人志士抗击侵略,保家卫国。

同样,就是我们每个个体家庭,也有这样的精神体现。父母为子女,为生活而作出的无怨无悔和无私奉献,不也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码?

所以"无私为大私"不只是圣人和英雄人物才能做到的,如上所说的父母,子女和一般的普通人,只要其做好本职工作,无怨无悔,任劳任怨,无私奉献,同样可以做到。这就是我对"无私为大私"的理解。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7

其实可以从道家追求来理解,道家强调的是不作为,可参考汉朝一开始的与民休息,道家本就追求一种独善其身的态度,而“无私”不光有奉献一义,还能理解为太上无情,对万物“无私”,不就正好是“大私”吗?

套用一句话来概括,“无为,即无可不为”。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8

道德经通篇都充满辩证的气息和逆向思维,第二章有,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盈,音声想和,前后相随。这几个例子很容易理解吧?在比如常说的大奸似忠?看似大忠的人实则为大奸之人;再比如大爱无疆,在看看:无私为大私这句话,其实和大奸似忠意思差不多。这样说不知你是否理解?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9

“私”的本意是指个人的、自己的利益。处处为自己的小团体利益考虑为出发点,就是私心。无私,就是大公。心有天下,随时随地只为天下人考虑得失的人,是把天下装在自己心里,没有一丁点属于自己的私心的伟人,是把天下大众利益为“私”,比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。心中无私而成就大私,这个“大私”就是天下苍生的利益。

道德经感恩经典句-010

爱出者爱返,福往者福来。

无私,是目的,是理念,是信念;

因为目的纯正,心地清净,发心真切,不为利己,专为利他;

因+缘=果,“因”正,与善缘和合,结出正果——“大私”。

这个“大私”,在其他人看来是“那个行无私的人获得巨大利益”,以为“巨大利益”是“大私”,其实不然,在那个行无私的人来看,这个“大私”不过是大家有福。

本文由拽句子整理发布,不代表拽句子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ijuzi.cn/juzi/5208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