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句子大全 / 句子列表1 /

白岩松经典语录及感悟

白岩松经典语录及感悟

白岩松感悟人生的句子夫妻?

01 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,不完美才是婚姻的常态

白岩松在读书会上说过:“任何长久的成功的婚姻,都是包容的结果。如果你的婚姻不够好,是因为你过得日子还不够多。”

白岩松自曝他和他的妻子过穷日子的时候,房子没钱装修,也没钱买床,直接买个垫子铺在地上。他老婆睡里面,他睡外面。

有一天晚上,他被他老婆踩醒两次,才知道她七八百度的近视。

白岩松说在他讲述这件事情的过程中,听众也能听到一点点甜,这就是缺陷和完美之间的某种关系。

白岩松坦言,他从来都不认为他会遇到一个完美的人,就像他老婆也不会遇到一个完美的我一样。

唯有懂得婚姻的不完美,你才有机会从婚姻中得到幸福。

当我们有了这种意识和心理准备,婚姻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变得合情合理和能理解彼此的缺陷。

幸福的婚姻,就是夫妻两人各自都能认识到彼此都是一个有缺陷的人。

在婚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,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如果是自己的问题,就敢于承认自身的不足。

如果发现是对方的问题,也要体谅对方,因为对方也是一个不完美的人。

你不能把完美强加或是寄托在对方的身上,如果是这样,婚姻生活会有了没完没了的争吵。

两人因为追求世上不存在的完美,而忘记了当初的承诺,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,都不离不弃的誓言。

在恋爱时,人人都能把对方的缺点看成优点。但在婚后,就会看不到对方的优点,而会把对方缺点放大。

为什么恋爱的时候,两个人能够过得很幸福和快乐,而婚后就一地鸡毛呢?

原因就是恋爱时,你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,婚后不但没有包容,还要放大对方的缺点。所以婚姻的生活才会过得鸡飞狗跳。

当你懂得世上没有完美的人,你就会包容彼此的不完美,才会过上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。

不过多的指责对方,也不自我认为感觉良好,或是高对方一等。

因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,是不存在的。所谓能一起走到最后的夫妻,都是包容的结果。

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,不完美才是婚姻的常态。

当你接受彼此的缺陷和懂得没有完美的婚姻之后,你看婚姻生活中一切不如意的人和事都变得顺眼多了。

02 眼里揉不了一点沙子的爱情,会有什么样的结果

许晴曾经有过一段感情经历,她与刘波曾经在一起过。

刘波当年是高材生,事业有成,才华横溢,许晴深深爱上了他。

但在刘波去世后,许晴整个人都崩溃了。

在此之后,她一直没有遇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。到目前为止,52岁的她,还未婚未育。

论颜值、才华,许晴一点都不差的,为何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呢?

只因她追求的爱情是完美无缺的,容不得一点沙子。

许晴曾说:“因为我太感性,然后爱情,我又把它太神圣化了,一定要十全十美,眼里揉不了一点沙子,爱就爱到极致,你今天眼睛里面少了一点爱,我都不行。”

这是许晴的爱情观,在她的爱情观里,一定要十全十美,掺杂不了一点沙子。

就算是神仙眷侣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妻也做不到,他们也是在彼此宽容中,相濡以沫地度过了这一生。

就像杨绛先生所说,在爱情中,就算你能够赢得了面子,却输了感情。

我们的男神钱钟书自理能力非常差,他的这一生几乎都是杨绛在照顾他,为其洗衣做饭。

虽然钱钟书自理的能力差,但他的心是真心想照顾好杨绛,奈何他在他的原生家庭中,没有给他自理能力的机会。

杨绛去医院生孩子期间,钱钟书每天到医院探望她,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题。

白岩松推荐的十本书?

白岩松经典语录及感悟-01

白岩松极力推荐的十本书

1、《朦胧诗选》

2、《曾国藩》

3、《道德经》

4、《红楼梦》

5、《菜根谭》

6、《世界是平的》

7、《月亮与六便士》

8、《沟通的艺术》

9、《巴黎圣母院》

10、《鲁滨逊漂流记》

白岩松经典语录及感悟-02

1、《曾国藩》:“不做圣贤,便为禽兽”。曾国藩的一生,成功显赫到了顶点极处,争议复杂也是千古未有。 晚清湖南人才济济,曾国藩木讷愚拙并不显眼,反因杀人之狠被时人称为“曾剃头”。然而,凭借知人之明的眼力、审时度势的远见、临事不乱的定力、熬过绝境的坚忍,乃至关键时候的心黑手狠,曾国藩在腥风血雨的时代中脱颖而出,成了拯救大清的“中兴名臣”。

2、《红楼梦》:《红楼梦》是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看的一本书,而且在任何一个阶段翻开,可能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收获,尤其这本书你一遍一遍地读,也会让自己更丰厚。

3、《世界是平的》:这本书是一个记者以他的角度所描写的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。最关键的一点,他运用了经济学的角度和经济学的手法,描写了当今这样一个既多元、互相依存,但同时又那样格格不入,甚至互相仇视的世界。

4、《菜根谭》:菜根谭全集《菜根谭》教你如何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,养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格,对于人的正心。修身,养性育德,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。

5、《道德经》:上善若水,很多人知道《道德经》里的这句话,可后面的你还记得吗?其实紧接着说的是,水善利万物,而不争。也就是说啊,最善的人如水一般。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。这样的句子在《道德经》里很多,这本来就不是一本书,只是一些感悟随笔,多了后放在起,很多人看不懂,但道德经其实是用来悟的。

6、《朦胧诗集》:白岩松在他18岁读过一本《朦胧诗集》,影响了他,而中国古代好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,好的诗词就像一幅画,带我们走进诗人的世界,也给大家推荐一套比较全的诗词册。 仓央嘉措、李清照李煜的诗词都有,可以说看完这几本,对于诗词,你也多了一份理解。

7、《新华字典》:上世纪60年代所剩下的那两年,在文字上对于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,因为当时的我刚刚来到这个世界。那么当我拉开70年代的书架,我会把哪一本书从我的生命坐标当中拿出来呢?确切地说,在70年代我没有书架,或许只有一本书可以供我选择,那就是《新华字典》。有很多人问过我,那你走到现在,在你的生命历程当中,

8、《沟通的艺术》:本书提供了诸多富有温度、行之有效的倾听、谈话、行动技巧,通过丰富的对话情境和客观主动的案例,帮助你以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沟通技巧。

白岩松经典语录及感悟-03

《朦胧诗选》

阎月君 / 高岩 / 梁云 / 顾芳 编 / 春风文艺出版社

《朦胧诗选》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,它对沉默的中国诗坛的强劲冲击和持久影响,也许超过了所有新诗选集。作为一部诗歌经典,它在读者心中有不可移易的位置,有多少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是读着这本选集走过人生之路的。尽管大部分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读者不写诗甚至也不读诗了,但这本诗集永存在他们记忆之中。

《曾国藩》

张宏杰 /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

曾国藩,没有显赫的家世,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,却官至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,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,成就最大,被誉为大清“中兴第一名臣”,且最后全身而退。他的人生经历,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。

他出身平常,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,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。

他智商平常,考了7次才中秀才,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,顺利进入翰林院。他一生崇尚笨拙,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。

他踌躇满志进京,面对全国精英,发现自己见识狭隘、观念鄙俗,陷入自卑和焦虑。三十而立,他立志学做圣人,研读经典,广交朋友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,在京期间飞速升迁。

他善于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,天下大乱之际,一介书生独创湘军,统率群雄。对抗太平天国,屡战屡败,甚至两次投江自尽,多次深陷绝境。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,陷入人生低谷。

蛰居老家两年,他反思自我,最终大悔大悟。重新出山后,为人处世脱胎换骨,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,而且以“结硬寨、打呆仗”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,位极人臣。

他眼光长远,审时度势,面对与洋人的差距,率先抛弃落后观念,倡导洋务运动,师夷长技以制夷。

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,最终从笨人到圣人,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。

翻开本书,看曾国藩如何以一种笨拙的精神,诠释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。

《道德经》

老子 / 华夏出版社

老子的伟大首先在于他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,他能透过外在的、复杂多变的、具体丰富的感性世界的表象,看到它们内在的、简单易知的、极具概括性的本质规律。我们知道,人类早期的思维是建立在感性材料基础上的形象思维,抽象思维能力十分低下。随着经验与智慧的积累,人们学会了超越具体事物的局限,对事物进行归类。

《红楼梦》

[清] 曹雪芹 著 / 高鹗 续 / 人民文学出版社

《红楼梦》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。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,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,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,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。结构宏大、情节委婉、细节精致,人物形象栩栩如生,声口毕现,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。

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《红楼梦》以庚辰(1760)本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为底本,以甲戌(1754)本、已卯(1759)本、蒙古王府本、戚蓼生序本、舒元炜序本、郑振铎藏本、红楼梦稿本、列宁格勒藏本(俄藏本)、程甲本、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,是一个博采众长、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;同时,对底本的重要修改,皆出校记,读者可因以了解《红楼梦》的不同版本状况。

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,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,又十几年过去,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,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。

关于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,“前八十回曹雪芹著、后四十回高鹗续”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,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“前八十回曹雪芹著;后四十回无名氏续,程伟元、高鹗整理”,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,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。

《菜根谭》

洪应明 / 郭瑞祥 / 岳麓书社

《菜根谭》集儒、道、释思想于一体,蕴含着丰富的哲理,加上优美的语言,问世之后就受到追捧。由于书中各个条目内容之间没有紧密的逻辑联系,因此格局开放包容,后人陆续往里面增添、补充内容,形成了流传于后世的多个不同版本。明代版本中,将《菜根谭》分为前集、后集两大部分。清代版本中,将《菜根谭》分为修省、应酬、评议、闲适和概论五个部分。《菜根谭》流传到日本后,也形成十几种版本,它对日本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,被有关企业奉为经典管理书籍。

《世界是平的》

[美] 托马斯·弗里德曼 / 何帆 / 肖莹莹 / 郝正非 /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

当学者们讨论世界这20年发展的历史,并把目光聚集在2000年到2004年3月这一段时间时,他们将说些什么?9·11恐怖袭击还是伊拉克战争?或者,他们将讨论:科技的汇集与传播使得印度、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商品和服务产品供给链上的一员,从而为世界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的中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财富,使这两个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?随着世界变得平坦,我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前进,才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?这个世界是否变得如此之小、变化如此之快,从而使我们的政治体系无法调整到与之相适应的稳定结构?

托马斯·弗里德曼揭开了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的神秘面纱,深入浅出地讲述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,为读者们释疑解惑。他解释到,世界的平坦化趋势是如何在21世纪初发生的?这个趋势对于国家、公司、社会和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?政府与社会要做出而且必须做出怎样的调整以应付这种趋势《世界是平的》及时地就全球化中的这些问题——全球化取得的成功和其面临的挑战——进行了分析。

《月亮与六便士》

[英] 威廉·萨默塞特·毛姆 / 徐淳刚 / 浙江文艺出版社

“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”

银行家查尔斯,人到中年,事业有成,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,突然抛妻别子,弃家出走。他深知: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,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。

在异国他乡,他贫病交加,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。他说:我必须画画,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。

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,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,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,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惊世杰作。就在此时,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,临死之前,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……

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,有人见尘埃,有人见星辰。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。

《沟通的艺术》

戴尔·卡耐基 / 刘双 /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

《沟通的艺术》:卡耐基从1912年开始在纽约基督教青年会讲授演说术,后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完成了此书。本书不是一本教您如何发出悦耳之声、如何说出优美之句的手册,而是教你如何建立自信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,如何通过有效的演讲扩大自己的影响力。它将让你步入幸福的生活,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。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学到:有效说话的基本要素;演讲、演说者与听众;有备演讲与即兴演讲;沟通的艺术;有效说话的挑战。

《巴黎圣母院》

[法] 雨果 / 陈敬容 / 人民文学出版社

《巴黎圣母院》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,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,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。本书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,以吉普赛姑娘爱丝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,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、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,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尚的品格,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。小说体现了雨果的“美丑对照”的艺术表现原则,它的发表,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,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。

《鲁滨逊漂流记》

[英国]丹尼尔·笛福 / 郭建中 / 译林出版社

在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航行中,鲁滨逊乘坐的大船意外沉没。他与狂风巨浪搏斗,最后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。为了生存,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,独自一人建造住所和船只,打猎,捕鱼,圈养动物,救出被人追赶的俘虏……最后终于获救,告别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荒岛,随船返回了英国。《鲁滨逊漂流记》是“英国小说之父”丹尼尔·笛福的代表作,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。

白岩松怎么走出人生低谷的?

白岩松经典语录及感悟-01

白岩松当年工作遇到瓶颈,遭遇中年危机,心情异常抑郁之时,就是老子的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”,让他豁然开朗。他明白,越是抵近终点,越要坚持不懈、初心不改,方向不偏,方能“天堑变通途”。

老子充满辩证和大智慧的“无私为大私”也让白岩松明白,真正能够做到无私的时候,才是你得到最多的时候。

白岩松就是从《道德经》中深刻感悟到:只有让心归零,才能笑对人生。不断归零,重新开始,让坏的不要影响将来,让好的不要迷惑现在。

白岩松曾阐述过他的“白氏定律”:没用的东西最贵,有用的东西都便宜。如金子、珍珠和名牌衣服这些“没用”的东西最贵。

老白大概是受了老子的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的影响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,减少私欲杂念。

它指引我们对生活做减法,减少内心的欲望,要善于“断舍离”,删去一切冗余,让生活重回自然本色,顺其自然,简简单单地活着就行了。

白岩松经典语录及感悟-02

“CCTV看点”日前刊发文章,揭秘名嘴白岩松度过事业“瓶颈期”的经历,展现了一名优秀新闻人不断思考,不断创新,敢于重新出发的姿态。走出过程如下:

“自我下岗”

白岩松说:“2000年悉尼奥运会回来,我就自我封闭了一年。一年没有做节目。因为那一年太喧哗了。那一年我几乎拿到了所有的东西,各种评选都在获奖……我非常的茫然,我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去走。但是我只知道,停下来,我会知道。”

白岩松回忆:“那一年的沮丧是难以形容的,怕我妈担心,我每天要“故意”去上班。老妈要是知道你天天在家待着,就知道你“下岗了”,虽然这是我自己选择的……但是,那一年对我来说太重要了。因为,你一直在思考电视是什么。哪些东西是糟糕的,你不能再那么做了。”

2003年,白岩松复出后,央视新闻频道成立,白岩松以《时空连线》、《中国周刊》、《新闻会客厅》三个栏目的制片人身份亮相。

再次“辞职”

几个月的时间,白岩松把自己担任制片人的栏目都做成了名牌栏目,到处是表扬的声音,他再次觉得“该停了,否则,我可能就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了。”

白岩松回忆:“辞掉了三个制片人之后,头几天我开着车在北京瞎逛,不知道干嘛。你知道你坚决不能去单位,因为你去单位,因为你走了而被提拔起来的弟兄们,不知道该怎么干活,所以我从来没有干涉过他们,离他们远远的。因为,你走了就必须把权利还给他们,因为你必须让他们独自成长,我必须以白岩松的方式活着。我是一个新闻人。如果要继续是制片人,我已经会用制片人的思维去做节目了,这话我不能说,我慢慢地没有锐利了,没有锐气了,很多东西都已经向圆的方向去走了,我觉得那不是我。”

回归带来改变

2004年,《东方时空》要由早间改到晚间,白岩松回归后,第一件事情就是把《东方时空》的制片人制度改成编委会制。他表示:“我要通过《东方时空》给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带来一种新的机制,我做到了,这是我想做的事情。制片人制始于《东方时空》,我最后把它终止在《东方时空》,我觉得很骄傲。我觉得《东方时空》就是延安,大家来自天南海北,那个时候真的非常单纯。”

正是保持着这种不断思考,不断创新,敢于重新出发的姿态,才让白岩松在新闻事业的道路上,保持激情,不忘理想,越走越远,越走越稳健。

本文由拽句子整理发布,不代表拽句子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ijuzi.cn/juzi/5076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